明万历十叁年《滕县志古迹志》载“昭庆院,在(滕县)城东二十五里灵邱城内,唐开元时建,宋元丰、金大定间重修,有乡进士成滋记,今废。”
清道光二十六年《滕县志古迹志》同样沿袭以上记载所述。
昭庆院,原是滕县“叁国五邑”之一邑“灵丘城”内的一座古寺。
灵邱故城,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个城邑。位于山亭区桑村镇漷河南岸的中陡城村、菜园村附近。一般又俗称为“中陡城遗址”,俗称为不标准非正规的称谓。灵邱故城,旧时滕县史志资料皆有所载:故城址位于滕县城东40里明水(漷河支流)南岸,外城周8里许,内套有子城,至今故址尤存、城基明显可识。
故城横置于长约5公里的长岭上。城依岭势,高于周野4~5米,据高凭险,陡峻四峭,以见古为军兵据争之地。物换星移,故城已废,逐渐沦为民居村落。附近的村落因为灵邱城的陡峭,而为村名“陡城”。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
昭庆院原来在灵丘内城中间,具体方位就在今山亭区桑村镇中陡城村子西部。
唐代玄宗开元年间(713-741)所建,北分别在北宋神宗元丰年间(1078-1085)、金世宗大定间(1161-1189)重修。按照明《滕县志》所述,大约在明神宗万历年间(1573-1619),该昭庆院就被废弃了。
灵丘古城内,曾有金大定碑留世,此碑为本乡进士成滋所题记。金大定年间的重修昭庆院碑,原在所立灵丘故城内城的西城墙上,位置居中稍偏北处。
该金大定碑,尺寸,碑高253厘米,宽濒03厘米,厚26厘米;碑面雕刻得精致无比,碑的四周浅浮雕的花纹,诸如灵芝仙草等奇花异朵,鳞纹飞龙隐穿其间,显得活灵活现,栩栩如生。碑文也皆为精美的浮雕小楷。
根据《山亭区志》等等相关资料,结合残碑面综合考证,可知昭庆院碑的阳面碑文:
右侧竖刻“勒赐昭庆之院”六个字,上下各刻有一方御印。
六字稍左,为碑正文: “ ……相传亦皆以灵邱为名。昔孟子谓蚳鼃( chīwā )曰:‘子辞灵邱而请士师,似也,为其可以言也。’赵岐注曰:‘蚳鼃齐大夫,灵邱其下邑,谓此也。’由是而言则斯城也,古列国之剧邑;而蚳鼃当作宰于是矣。大城之内又有子城。滕郡之东二十里,有村曰颜疃,村之西北隅古垒,考焉,实曰‘灵丘’,俗称‘陡城’……。”
(注音与句读,今标。)
碑文多怀古泥古,用故名故称“滕郡”,这个就是其中的一个个例。
按照滕县的沿革历史,可知,隋开皇六年(公元586年)蕃县改名为滕县。开皇十六年(596年),升滕县为滕郡。不久,又将滕郡改为滕县。唐元和年间,县城东移二里修筑新城(今老城区)。宋南迁之后,金于滕县兼置滕阳军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,升滕阳军为滕阳州。金大定二十四年,改滕阳州为滕州(州治滕县),辖滕、沛、邹叁县和陶阳镇。
也就是说,金代滕县已经改称为滕阳军,或者滕阳州,后又为滕州,内辖滕县、沛县、邹县,和陶山下的陶阳镇,(今滕州市羊庄镇土城村薛河南岸陶山附近,陶山上今依然有数十个旗杆础洞和山顶石泉井。疑兵营驻扎在陶山之阴薛河北岸的昌虑故城旧址,后称为“土城”。)而“滕郡”&苍产蝉辫;只是隋代在一个很短时间内的设置,唐代北宋之际早就不用了,何况金代。
碑文所记载的齐国大夫蚳鼃在城邑灵邱城为官时,孟子曾劝他守官守道之事。同考古一致的是,碑文也载大城之内有子城。我们今天在中陡城村西北角所见到的残缺城垣,就是内城西北隅的一少部分。
依据碑文还可知道,今中陡城村的位置,在古代曾为一个名为“颜疃”的古村落,在滕县东20里许。不过叁个陡城村,今似乎没有颜氏,想必古村在明代之前就荒芜了。今中陡城、西陡城、东陡城盖都是明初所立村。“颜疃”村子的西北角有一座古代的土垒堆,考察实名是齐国的城邑“灵丘城”,俗称“陡城”。
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,灵邱城内的昭庆院旧址,辟为小学校。又因金碑矗立在学校西的城墙上,所以小学生们常常来描摹碑文的精美文字和花草。
可惜不幸的是,以“破四旧立四新”为目标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,“砸庙碑”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,美轮美奂的昭庆院金碑,便被激进的红卫兵挥锤砸碎。零零碎碎的碑块,拉到村南叁四百米处,砌了“越河坝”。
一块妇女香手帕大小的残碑块,以“全息”般的显示着旧时整体金碑绚丽的面貌。残余的一个“御印”,已经在“文革”期间被凿得根本识不清印字,仅剩余的几个字“寺主僧宗文秋......眉钱数讫乞立......赐者。”
眉钱,大约就是焚香的施主所施与或者捐助的钱。根据这个信息,该昭庆院在金代重修时,应该是众施主捐钱,民间修庙,而非当时的官方所修。
中陡城村旧昭庆院金碑上的铭文,为我们研究灵邱故城提供了很重要的信息。
是《灵邱故城遗址(中陡城遗址)考》 [喜上眉梢 2011 3 5]绝对有益的补充材料。&苍产蝉辫;